1、编程试题:
给定一个长度为 n 的整数数组 height 。有 n 条垂线,第 i 条线的两个端点是 (i, 0) 和 (i, height[i]) 。
找出其中的两条线,使得它们与 x 轴共同构成的容器可以容纳最多的水。
2025年01月14日
1、编程试题:
给定一个长度为 n 的整数数组 height 。有 n 条垂线,第 i 条线的两个端点是 (i, 0) 和 (i, height[i]) 。
找出其中的两条线,使得它们与 x 轴共同构成的容器可以容纳最多的水。
2025年01月14日
获取全部内置函数:
import builtins # 导入模块
yc = [] # 异常属性
nc = [] # 不可调用
fn = [] # 内置函数
def ll(ty=builtins):
for x in dir(ty):
if 'A' <= x[0] <= 'Z':
yc.append(x)
elif 'a' <= x[0] <= 'z':
fn.append(x)
else:
nc.append(x)
def L_fn(l=fn):
if l is None:
l = [] # 假设 yc 是一个空列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try:
for i, y in enumerate(l, 1):
ma = max(len(str(x)) for x in l)
if i % 6 == 0:
print(f'{i:0>3} <{str(y):·^{ma}}>')
else:
print(f'{i:0>3} <{str(y):·^{ma}}>', end=' ')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f"发生错误: {e}")
ll() # 默认全部内置函数,可以写入对象:如 ll(ty=str)等
L_fn() # 默认为fn:为内置函数 yc:为异常,nc:为不可调用,也可三个加起来:yc+nc+fn
2025年01月14日
今天看到一位朋友提出这样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我所知有三种方法:
1、在C1单元格中输入公式=MAX(A1*B1,100),MAX函数的作用是从一组数中找出最大值,此公式是有两个数,一个是A1*B1,一个是100,即如果A1*B1大于100的话,就取A1*B1,不然就取100。
2025年01月14日
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通过多次比较相邻元素,将较大的元素逐步“冒泡”到列表的末尾。虽然效率不高,但冒泡排序的原理直观,适合理解排序算法的基础。
2025年01月14日
列表是最常用的Python数据类型,列表是可变对象,可以存放0至多个元素(即列表的成员,也是对象)。列表是一个有序的序列,序列中的每个元素都分配一个索引,第一个索引是0,第二个索引是1,依此类推。列表的元素可以插入、增加、删除、修改。常见的操作有索引,切片,加,乘,检查成员等。python已经内置确定列表长度以及确定列表元素最大值、最小值的方法。
2025年01月14日
【如果对您有用,请关注并转发,谢谢~~】
最近在处理气象类相关数据的空间计算,在做综合性计算的时候,DataFrame针对每列的统计求和、最大值等较为方便,对某行的两列或多列数据进行求和与最大值等的简便方法(方案二),方案一是使用传统循环方法计算。
采用以下测试数据,用前3列求红色区域两列数据。
2025年01月14日
怎样用Python进行数据转换和归一化
1、概述
实际的数据库极易受到噪声、缺失值和不一致数据的侵扰,因为数据库太大,并且多半来自多个异种数据源,低质量的数据将会导致低质量的数据分析结果,大量的数据预处理技术随之产生。本文让我们来看一下数据预处理中常用的数据转换和归一化方法都有哪些。
2025年01月14日
函数是组织好的,可重复使用的,用来实现单一,或相关联功能的代码段。函数能提高应用的模块性,和代码的重复利用率。
列举几个如下:print() input() len() range() op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