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ython 类的介绍
类的概念
用来描述具有相同的属性和方法的对象的集合。它定义了该集合中每个对象所共有的属性和方法。对象是类的实例。
2024年07月20日
用来描述具有相同的属性和方法的对象的集合。它定义了该集合中每个对象所共有的属性和方法。对象是类的实例。
2024年07月20日
1,类的定义
- 类和对象都是现实生活中或程序中的内容抽象。
- 实际上所有事物都有两部分构成
1,数据(属性)
2,行为(方法)
- 在类的代码块中,我们可以定义变量和函数
变量会成为该类实例的公共属性,所有该类的实例都可以通过 对象、属性名的形式访问。
函数会成为该类实例的公共方法,所有该类实例都可以通过 对象.方法名() 的形式调用方法
- 注意:
方法调用时,第一个参数由解析器自动传递,所以定义方法时,至少要定义一个形参。
- 实例为什么能访问到类中的属性和方法
类中定义的属性和方法都是公共的,任何该类实例都可以访问。
- 属性和方法查找流程
当我们调用一个对象的属性时,解析器会先在当前对象中寻找是否含有该属性。
如果有,则直接返回当前对象的属性值
如果没有,则去当前对象的类对象中去寻找,如果有则返回类的对象属性值,如果没有则报错。
- 类对象和实例对象汇总都可以保存属性(方法)
- 如果这个属性(方法)是所有的实例共享的,则应该将其保存到类对象中
- 如果这个属性(方法)是某个实例独有的,则应该保存到实例对象中。
2024年07月20日
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 面向对象编程
面向对象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理解和抽象的方法。
万事万物都可以当作一个相对独立的对象来看待,如人、鸟、车、云等;抽象的事情,如战争、交通规划、出行计划等。
通过对现实世界的事物进行抽象,出现了一种新的可高效利用的数据类型——类(Class)。
2024年07月20日
1.类:存在相同特征或行为的事物的统称,不能直接使用。
2.对象:由类创建出来的具体存在的事物,可以直接使用。
类的创建:
类名:同类事物的名字,在定义名称时需要遵循大驼峰的规则(TestApp)
2024年07月20日
面向对象编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软件管理方式,通过编写描述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和情景的类,可以定义同类对象的通用行为,继承父类的子类可以定制个性化的行为。
根据类创建对象的过程称为实例化,指定可在实例中存储什么信息,定义可对这些实例执行哪些操作。
2024年07月20日
类
类的概念,是面向对象编程的基础,很容易理解。抽象出不同物体的共同特征,根据相似性原则,把彼此相似的物体归于相同的类概念, 它将数据和操作进行封装,以便将来的复用。如按动物划分:人类、犬类、鱼类等等。
2024年07月20日
Python中的类和对象是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类是一种抽象的数据类型,用来定义一组具有相同属性和方法的对象。对象是类的实例,也就是具体的数据和行为。Python中一切皆对象,包括函数,模块,甚至类本身。
2024年07月20日
注:本文所有代码均经过Python 3.7实际运行检验,保证其严谨性。
本文约900字,阅读时间预计约为3分钟。
类(class)是对象的模板,封装了对应现实实体的性质和行为。实例对象(Instance Objects)是类的具体化。如果把类比做模具,对象则是用模具制造出来的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