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相机/摄像机拍出来的是 .MTS(AVCHD):里面通常是 H.264 视频 + AC-3/AAC 音频,播放兼容性一般;而 .MP4 在手机、电脑、剪辑软件、车机上更通吃。本文给出8款可靠工具。
一、快速认识 MTS
- MTS = AVCHD 的传输流容器,常见于索尼/松下相机;对播放器兼容性不如 MP4。
- 重打包(remux):不改画质,直接把 H.264 画面装进 MP4 容器;若原音频是 AAC,还需/会自动做 aac_adtstoasc 头信息转换。
- 何时需要转码:音频是 AC-3 或画面是 隔行 1080i,为兼容或去隔行可能要重编码/滤镜。
二、从零基础到进阶的八款工具
1)转换猫mp3转换器
适用:稳定、好用,有预设;默认转码到 H.264/AAC。
①转换猫MP3转换器支持几乎所有常见音频格式的互转(如FLAC转MP3、M4A转WAV等)。应用商店搜索并安装,打开后选择“音频转换”,添加文件并设置输出格式即可。
②进入参数设置界面,设置默认的输出格式,支持预设参数,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置对应的参数,设置完成后点击底部的开始转换按钮等待处理完成。
2)VLC播放器
适用:小批量、纯图形界面。
①打开 VLC → 媒体 > 转换/保存;添加 .mts → 转换/保存;
②Profile 选 Video – H.264 + MP3 (MP4),设定 Destination 输出为 .mp4 → Start。
3)FFmpeg(命令行)
适用:要无损重打包或成百上千批量。
- 无损重打包 ffmpeg -i input.mts -c:v copy -c:a copy -bsf:a aac_adtstoasc output.mp4
- 若原音频为 AAC,-bsf:a aac_adtstoasc 负责把 TS 的 ADTS 头改为 MP4 可用的配置;如音频是 AC-3,建议转成 AAC:ffmpeg -i input.mts -c:v copy -c:a aac -b:a 192k output.mp4
4)Shutter Encoder
适用:要批量+高级参数但不写命令。
①把 .mts 拖入 → Choose function 选 H.264/MP4(或直接 Rewrap/Extract 场景);
②右侧设置 比特率/CRF/预设、音频 AAC;该工具基于 FFmpeg,内置去隔行等选项。
5)XMedia Recode
适用:喜欢“所见即所得”的参数面板。
① Add file 加载 .mts;Format 选 MP4;Video 里若想无损 Mode: Copy(保持 H.264);
② Audio 选 AAC(或 Copy 若为 AAC);Add to queue → Encode。
6)Shotcut
适用:需要先剪一刀再出 MP4。
①导入 .mts 并简单剪辑;点 Export → 选 Default: MP4/H.264;
②Export File 导出。
7)Format Factory(Windows 全能转换)
适用:老机器或传统界面习惯者。
①打开 Format Factory → 左侧 Video > MP4;
②Add File 导入 .mts,点 Output Setting 选 H.264 + AAC;Start 开始转。
8)CloudConvert
适用:临时转换、跨设备,文件不大/网络稳定时。
①打开 MTS → MP4 页面 → Select File(本地/云盘/URL);
②Options 里设分辨率/比特率/编码;Convert → Download。
三、常见问题与避坑
- VLC 转出来只有声音? 重新在 Profile 里选择 Video – H.264 并确认“视频编码”未关闭;某些教程提到保留/选择正确 Profile 是关键。
- 复制流到 MP4 报 AAC 头错误:为 TS→MP4 复制 AAC 时,用 -bsf:a aac_adtstoasc 解决;很多场景会自动插入,但手工指定更稳。
- 素材本身是 MTS(AVCHD):不是“坏格式”,只是容器不同;如无剪辑需求且设备支持,重打包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