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网站明明内容很丰富,用户总说‘加载卡’,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一位美妆独立站老板拿着检测报告叹气——他的JS文件有23个,其中10个是“非必要”的购物车动画、评论插件。我们帮他做了“延迟加载”优化后,首屏时间从4.2秒缩到1.8秒,Google排名直接涨了15位!
2024年,Google把“页面加载速度”列为影响排名的Top3因素。但很多卖家不知道:不是所有JS都要“立刻加载”——比如“用户点击购物车才需要的结算JS”“滚动到评论区才需要的点赞JS”,完全可以“等用户需要时再加载”。
我们的建站团队有个“JS分级法”:① 核心JS(比如导航栏、搜索框):用defer标记,页面加载时先“排队”,等其他内容显示完再运行;② 非核心JS(比如分享按钮、动态广告):用async标记,边加载边运行,不卡主页面;③ 冗余JS(比如过时的统计代码、重复的插件):直接删掉!
客户优化后,用户反馈:“以前点‘加入购物车’要等2秒,现在点了马上弹出提示,下单快多了!”你看,独立站的“快”